欢迎来到汽车宝宝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维修详情

工信部综合油耗 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会有差距呢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03-20 08:38:52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工信部综合油耗,以及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会有差距呢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工信部的油耗信息是怎么来的

说实话,我开车计算油耗比较简单。用每次加油的金额,去除以前后两次加油之间的公里数,就是我的实际油耗。按照当时油价,一般比工信部的综合油耗要高出一、两毛钱,换算成百公里油耗大概比工信部的高出两个左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那我们看看工信部是怎么计算油耗的。

自2010年1月1日起,工信部就在其网站上公示车辆的综合油耗,并要求车企在车辆出厂前必须要在车身粘贴实际油耗标识(包括进口汽车),包括城市工况、郊区工况和综合工况。

实际上,油耗的测试方法有很多,总结一下就是直接测试和间接测试。而工信部采用的就是间接测试,即将整车(质量低于3.5吨的轻型车辆)放到实验台上,然后通过模拟的方式,设定负荷、车速,再设定不同的驾驶情景,如怠速、加速、减速、匀速、换档等来测量碳的排放量,最后按照基于物质守恒定律的碳平衡发来计算油耗。

据了解,工信部测试一次油耗需要1180秒,不到20分钟。由四个市区工况小循环和一个郊区工况组成,其中,市区工况共780秒,占整个测试时长大约2/3,最高时速50公里,平均时速19公里,怠速时间较长;郊区工况400秒,占整个测试时长大约1/3,最高时速120公里,平均时速大于60公里,匀速行驶时间较长。而综合油耗是用市区、郊区的总排放量,除以总公里数计算所得。

按道理说,工信部的测试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那为什么还是会有差异呢?那是因为还要取决于实际行驶时,驾驶员的驾车习惯、行驶路线、堵车状况和道路状况。不过,因为车辆出厂时的油耗测试方法一致,对于大家选车时的油耗对比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二、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会有差距呢

1、答:不少朋友在买新车的时候,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关注车辆的信息,包括配置、油耗

2、、售后服务等。通过逛论坛,我们便会发现,网友们开出来的油耗绝大多数都与工信部所公布的油耗差距很大,而且买新车的时候还会贴在挡风玻璃最显眼的位置。那小伙伴就会问了,为什么工信部公布的油耗与实际相差那么多,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3、首先标识卡在下方也做了说明,“实际燃油消耗量与本标识的燃油消耗量不同”,就好像方便面袋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一样。其次来说一说工信部的油耗是怎么测试出来的:不要以为工信部的油耗也是测试员开着汽车到实际路面上去跑,然后测出车辆的油耗,那你就tooyoungtoosimple了。真正的测试是将汽车放在台架上通过各种路况、换挡、车速等进行台架测试,然后通过测量碳排放利用碳平衡来测量油耗。在这种情况下,车辆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忽略了风阻、使用电器设备、个人驾驶习惯以及路面状况等情况,这些忽略了的情况都会对汽车的油耗造成影响。另外,工信部采用的测试标准是2000年欧洲颁布的测试方法,此法认定综合油耗中的市区与郊区的比例为3:7,换句话来说,油耗更高的市区成绩只占到总成绩的小比重,而且车辆行驶状态都在既定的、量化的程序进行,其中包括加速、匀速、怠速和减速行驶。

4、那既然工信部测出的油耗差距这么大,为什么还有一只采用呢?一方面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且自立标准也并非一件易事;另一方面就是如果采用人工测试的话,费时费力,在现行标准下,测试一辆车平均时间不到20分钟就能完成,而且人工测量的误差也比较大。虽然工信部测试出来的油耗与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是由于所有车辆在上市之前都采用的统一标准来测试,所以还是有一定参考作用的。

三、为什么总感觉工信部的油耗不太准呢真的是这样吗

题主的直觉完全正确啊,工信部油耗的离谱程度都已经不能叫“不太准”了,而应该叫“太不准了”。我以自己的蔚揽为例,4.2万公里总平均油耗百公里7.67L。北京夏天这3个月油耗比较高,单箱油最低百公里6.6L,最高8.85L。这些全都是我用加油量除以公里数算出的实测值。对于一台220马力的2.0T发动机来说,我觉得这个油耗已经够省了,在“小熊油耗”同车系176位车友中排名第14位,但远远不能跟工信部6.6L的综合油耗相媲美,小熊油耗的用户里只有两位车主跑赢了工信部油耗。

至于其他热门车型,小熊油耗里省油第一名都比不过工信部油耗的例子比比皆是。

8代凯美瑞2.5G,工信部综合油耗百公里6.0L,小熊油耗第一名百公里7.17L;

10代雅阁260Turbo,工信部6.0L,小熊油耗第一名6.88L;

迈腾330TSI(2.0T低功率),工信部6.2L,小熊油耗第一名7.27L。

连极致省油的人都跑不出来的工信部油耗,能有什么参考意义?

上个月我写过一篇文章,以奥迪为例,同样动力总成的同款车,美国环保局(EPA)测出来的油耗比国内工信部高了1.7-3.2L,更接近广大车主的实际油耗。难道国内的油比美国的油耐烧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造成这种差异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工信部油耗采用的NEDC工况过于理想化,根本不切实际。

我国工信部现行的油耗测试工况源于欧盟20世纪70年代定型的NEDC工况,包括4个市区循环和一个市郊(高速)循环,在25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测试,并且全程不开空调。由于测试工况以匀速、怠速、缓加速这类稳态或准稳态行驶为主,过于简单和理想化,根本无法模拟我国复杂的实际用车环境。同时,测试车辆还必须已过磨合期,并且测试之前先让发动机充分暖机,全程使用自动启停,允许使用小尺寸窄轮胎,整车负重只有驾驶员一个人。可以说还没测试就规避了日常生活中可能增加油耗的一切因素。

上图工信部采用的NEDC工况的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车速)

美国EPA现行的油耗测试同样源于70年代的FTP75工况,也是市区和高速两大工况,但2008年修订后,还加入了低温冷启动(零下6.7摄氏度)、夏天开空调(35摄氏度)、激烈驾驶(急加速急刹车,最高时速129km/h)三个补充工况的影响。对了,美国这套测试标准中不能使用启停系统,而且美国大部分非欧系车也很少配备这个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逐条对比一下中美测试标准的具体差异。

工信部:780秒(195秒*4),4次循环共4.052km。

EPA:1874秒(505秒冷启动+864秒瞬态,熄火静置10分钟后再进行505秒热启动),共17.774km。

工信部:总时间1180秒,总里程11km(36.8%市区+63.2%高速)

EPA:总时间秒,总里程km(55%市区+45%高速)

综合油耗是市区油耗与高速油耗按照里程进行加权平均算出的结果。哪个工况里程长,综合油耗数值就更接近哪个工况。假如一款车市区10个油,高速5个油,那么工信部的综合油耗是6.85个油,EPA综合油耗则是7.75个油。所以对国内车企来说,只要高速工况省油,就可以把综合油耗拉得很低,而美国车企必须两大工况兼顾才能真正有效降低综合油耗。

怠速本来是最费油的工况,但只要有自动启停,怠速油耗就是0,反而成了最省油的工况。所以对于怠速时间将近1/3的工信部市区工况,启停系统对省油的贡献居功至伟。以我的蔚揽为例,热机不开空调怠速油耗是0.8升/小时,工信部市区循环的怠速时间一共长达240秒,算得启停系统累计可以省油0.053升,再除以市区测试里程(4km),相当于可以让市区油耗降低1.3升/百公里。蔚揽工信部市区油耗是8.4,假如没有启停,可就是9.7了。这才是车企热衷于配备自动启停的原因。

至于加速度,NEDC肉得简直不像话,从0-15km/h居然要5秒,0-32km/h长达14秒,堪比移动路障啊。只要没走神、非新手,大部分司机都能做到3秒加速到20km/h,10秒加速到40km/h,这已经是很温柔的开法了。如果大多数司机都以工信部测试的速度起步,那市区也就别开车了,一个红绿灯就得堵10分钟。

综上,工信部的油耗测试工况路程和时间过短,车况过于理想,驾驶风格过分温柔,超长的怠速工况可以用启停钻空子,这样的状态测出来的油耗,能反映大部分人日常用车的真实情况就才怪呢。不过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工信部的市区油耗数据,倒是和大部分人的真实综合油耗比较接近。

PS:一切的试验都只能模拟在某一些路况下的行驶情况,而真实道路上驾驶时,路况千变万化,不可能所有人的油耗都和测试数据吻合。但至少EPA的数据比工信部更靠谱些,而且所有相关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登陆其官网()就能查到各种新老车型的油耗数据(不仅有官方测试数据,还有车主油耗统计)、详细的测试方法以及所有关于汽车能耗的政策和信息。反观国内的工信部油耗,往往只能在车企官网看到,而ZF网站的查询入口很难找到,反正度娘是搜不出来的。

OK,关于工信部综合油耗和为什么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会有差距呢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