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宝宝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品牌详情

轮胎特保案,轮胎特保案的全过程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6 08:55:22

今天给各位分享轮胎特保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轮胎特保案的全过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轮胎特保案的全过程

事件源起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美国调查程序,在8月7日的听证会后,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事件进展统计时间为2009年

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公告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这是时隔三年多之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而且涉案金额巨大。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损害裁决,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胁造成美国内产业的市场扰乱。中国政府对此深表遗憾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分别为55%、45%、35%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就“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听取各方意见。这已是美方第二次就这一特保案进行听证9月2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咨询财政部、劳工部、商务部等部门意见后,向奥巴马提出相关建议9月17日前:奥巴马将综合各方建议作出最后裁决建议到百度百科中搜索“中美轮胎特保案”

轮胎特保案的事件背景

来自该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消费者为节省开支而放弃或推迟更换汽车轮胎。据统计,自金融危机以来,拒绝更换轮胎的消费者增加了31

%,而更换二手胎的消费者增加了43%。自中国进口的轮胎在美国消费市场中占17%的份额,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美国轮胎企业主要生产为品牌汽车配套用的高档轮胎,而中国销往美国市场的轮胎基本都是替换用轮胎,由于价廉物美,很受美国消费者欢迎。而美国由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替换轮胎市场。如果提高替换用胎的关税,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轮胎特保案新闻背景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的美国市场影响提出质疑,以中国轮胎出口可能扰乱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了特保调查申请。美国贸易委员会在6月29日建议,在原有的3.4%至4.0%进口关税基础上,对中国输往美国的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实施逐年递增的特别从价关税,分别为55%、45%和35%的额外征税,这标志着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实施的首例特保调查正式启动。

据中国方面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额约为220亿美元。这一提议引发了中美两国业界的强烈反对。中国商务部官员积极与美国相关部门进行交涉,力图解决这一争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布什政府期间曾对中国发起过六次类似的特保调查,但最终均未实施特保措施。

目前,中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若美国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将导致我国轮胎行业约12%的产能过剩。此外,世贸组织规定,如果奥巴马政府批准对中国的特保制裁,其他相关国家有权根据美国的制裁方案采取行动,这无疑将对全球轮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轮胎特保案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程序,9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交了关于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的最后建议报告。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轮胎特保案事件缘由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了一项裁决,指出中国轮胎对美国市场构成了扰乱,引发了广泛关注的输美轮胎特保案。该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在原有的3.4%至4.0%关税基础上,对中国输往美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特别措施,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关税。根据美国的调查程序,经过8月7日的公开听证会后,美国总统有责任在9月17日之前作出是否采取这些措施的最终决定。

这一提议引发了业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两国轮胎制造业的利益平衡。许多企业、工会和消费者团体都对此次关税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表达了担忧,包括轮胎价格的上涨、就业市场的变动以及对全球轮胎供应链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对于美国而言,此举旨在保护国内轮胎制造商,确保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处理所谓不公平的贸易实践。然而,中国方面则强调,此举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呼吁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解决方案,而非单方面采取保护措施。

此次轮胎特保案事件的裁决和后续进展,无疑对全球轮胎行业和两国间的贸易关系构成了重要考验,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消费者的选择。我们拭目以待美国总统的最终决定,以及这可能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轮胎特保案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程序,9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交了关于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的最后建议报告。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中美轮胎特保案的介绍

轮胎特保案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程序,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关于轮胎特保案,轮胎特保案的全过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